通过评选,3344体育官方入口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已经产生,结果如下:
硕士研究生:高文星 姜晓雪 寿丽莉
杨光 直博四年级
座右铭:Careless realism costs souls.
科研成果:
2020年10月,以第一作者于《Cell Stem Cell》发表论文 “Dux-Mediated Corrections of Aberrant H3K9ac during 2-Cell Genome Activation Optimize Efficiency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IF=20.86
科研心得分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实验室都有着对科研的粉色憧憬。但不幸的是,研究生生涯也往往葬送了多数人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很幸运能处在一个氛围宽松关系和睦的实验室,高强度阅读文献并提炼思考以指导自己的课题,这让一些自由的新想法与“骚操作”成为可能。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还应该坚持不懈去试错、证明,在过程中不断调整猜想,而非单单听从权威的指导意见。我认为多重学科背景的涉猎对于拓宽思维的广度是非常有帮助的,无论是生物学内的各类细分,其它自然学科乃至社会科学的知识都可能会潜在影响看待事物的角度。狭义来说,干湿之间也应该互相学习,去关注课题的生物学意义而非拘泥于技术细节,以高效推进课题的进展。
郭明岳 直博五年级
座右铭:友直友谅友多闻。
科研成果:
2019年10月,以第一作者于《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 “Precise temporal regulation of Dux is important for embryo development”, IF = 20.5
科研心得分享:
我个人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相较于发表一篇达到毕业要求或者影响因子较高的文章,个人科研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加重要。
科研逻辑的建立首先要有基础的科研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文献。在本科阶段,杜昌升教授在分子生物学课上告诉我们,不论读了多少相关文献,你自己课题领域最重要的三篇一定要精读,他将这种文献选择性精读方式总结为“老三篇理论”。我的研究生课题正是来自于2017年5月1日Nature Genetics同期发表的三篇文章。我对这三篇文章的精读都在5遍以上,每次读过之后都有新的收获,这对我自己的课题帮助很大。
其次,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之上要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实验设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在本科阶段的发育生物学课上,薛雷教授曾告诉我们,如果你将每天打游戏的时间用来总结今天的实验结果和计划明天实验安排,那么你的课题不可能没有进展。科研逻辑的训练便是在个人对自己课题的总结与思考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时间。我自己课题的很多重要结果和结论是在周末和春节假期得到的。
最后,我认为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非常重要。在我的博士研究生阶段,与高绍荣教授,王译萱教授,杨鹏教授,高亚威教授以及周建锋同学的每次讨论都能给我新的灵感,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总能让人耳目一新。个人科研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在与良师益友的交流中学习和建立。
陈御 直博四年级
科研成果:
2018年3月,以第一作者于《Cell Death & Disease》发表论文“Use of the XRCC2 promoter for in vivo cancer diagnosis and therapy”,IF=6.304
2019年9月,以第一作者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论文“A PARP1-BRG1-SIRT1 axis promotes HR repair by reducing nucleosome density at DNA damage sites”,IF=11.502
2020年7月,以第一作者于《eLife》发表论文“A high-throughput small molecule screen identifies farrerol as a potentiator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F=7.08
2020年8月,以第一作者于《Aging Cell》发表论文“The SIRT6 activator MDL-800 improves genomic stability and pluripotency of old murine-derived iPS cells”, IF=7.238
2020年9月,以第一作者于《Ageing Research Reviews》发表综述论文“The SIRT6 activator MDL-800 improves genomic stability and pluripotency of old murine-derived iPS cells”, IF=10.616
科研心得分享:
1.学科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在学习科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 并逐步将其培养成自身的学科兴趣方向。
2.注重提前准备、尽早规划。无论是大的课题方向,或是小的实验安排,尽早准备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各种意外发生的风险,提高科研效率,也方便游刃有余地及时对既定计划进行调整,避免产生挫败感。
3.在科研的道路上遇到坎坷不可避免,首先要注重自我调整,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防止自身一蹶不振;其次还要擅长于从看似阴性的结果中探寻潜藏的关键信息,这些与预设偏差的部分可能包含着某些更有意思的科学发现。
傅婧鑫 直博五年级
座右铭:
如果你热爱一件事时,你就会为它克服一切困难。
科研成果:
2020年2月,以第一作者于《Genome Medicine》发表论文 “Large-scale public data reuse to model immunotherapy response and resistance”,IF=10.675
2020年6月,以共同一作于 《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论文“Large-scale public data reuse to model immunotherapy response and resistance”,IF=11.501
2020年9月,以参与作者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论文“Inhibition of MAN2A1 enhances tumor response to anti-PDL1”,IF=10.107
2020年10月,以参与作者于《Genome Biology》发表论文“Clonal tracing reveals diverse patterns of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F=10.806
2019年11月,以参与作者于《Genome Medicine》发表论文“Immune receptor repertoires in pediatric and 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IF=10.675
2019年2月,以参与作者于《Nature Genetics》发表论文“Landscape of B cell immunity and related immune evasion in human cancers”,IF=27.603
2018年8月,以参与作者于《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Signatures of T-cell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 predict cancer immunotherapy response”,IF=36.130
科研心得分享:
1.近期综述类文献阅读对于初步了解研究领域十分重要,后续阅读相关论文著作。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2.时常整理自己的阅读笔记,生成个人的文献阅读库。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献的了解,也方便日后相关概念和方法的查询。
3.在博客或其他公共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技术总结或是科研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梳理分析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与其他学者进行探讨,并发现自己的不足。
4.多参与学术会议,并与相关领域学者进行交流。
施赛玲 直博三年级
座右铭:
所有过不去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
科研成果:
2020年7月,以第一作者身份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论文“Inhibition of MAN2A1 Enhances the Immune Response to Anti–PD-L1 in Human Tumors.”, IF = 10.107
2020年2月,以重要作者身份于《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发表论文“ CRISPR screens identify essential cell growth mediators in BRAF-inhibitor resistant melanoma”, IF = 7.051
2019年3月,以重要作者身份于《Nature Protocols》发表论文“Integrative analysis of pooled CRISPR genetic screens using MAGeCKFlute”, IF = 10.419
科研心得分享: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不再对未知感到惧怕。在科研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接触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地阅读文献,结合前人的研究拟一个实验方案,然后再根据我们的研究课题对实验方案作出调整,建立一个适合我们课题的方案。这个过程的训练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让我更有毅力去克服探索未知过程中的艰辛。
第二点是科研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我的导师一直和我们强调要有批判性的思维,不能盲目迷信顶级期刊的结论,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读研究生之前,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时候我会选择相信。而博士期间的科研训练,让我养成了问为什么的习惯。面对各种博人眼球的新闻标题,我会通过调研研究者的论证过程是否可靠,从而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信。
研究生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希望所有一同奋进的同学都能不畏惧失败,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拥有充实而精彩的人生。
高文星 硕士二年级
座右铭: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科研成果:
2020年6月,于《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论文“Dr AFC: drug repositioning through anti-fibrosis characteristic”,IF=8.99
科研心得分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姜晓雪 硕士三年级
座右铭:活力。
科研成果:
2020年1月,以第一作者于《stem cell research& therapy》发表论文“Long noncoding RNA HULC accelerates the growth of human liver cancer stem cell by upregulating CyclinD1 through miR675-PKM2 pathway via autophagy”,IF=5.116
2018年11月,以参与作者于《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发表论文“miR675 accelerat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blocking DNA mismatch repair”,IF=5.919
2020年6月,以参与作者于《molecular therapy oncolytics》发表论文“miR-155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 by activating CDK2 via targeting H3F3A”,IF=5.71
科研心得分享:
我认为,从事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好奇心与活力。我想知道,所以我才能去设想、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抱有热情与活力才有动力,但如果每天一味的重复着研究工作,没有运动或者其他活动作为调剂,那尽管是再喜爱的事物也会让人觉得疲累。尝试将你的时间合理的分配给实验与其他活动,穿插进行,也许你会获得更多的灵感。
寿丽莉 硕士三年级、
座右铭:天道酬勤。
科研成果:
2020年8月,以第一作者于《Biochemical Journal》发表论文“Identifying key residues and key interactions for the binding of LEAP2 to receptor GHSR1a”,IF = 4.097
科研心得分享:
1.大量阅读领域相关文章,主动跟进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进展,多学习借鉴他人好的经验、技术、方法。
2.多与导师、课题组其他同学沟通,在科研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得到老师或者同学们的指导和反馈,会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3.多动手实践,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实验效率,关注实验细节、用各种有效方法避免粗心犯错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科研,需要有比常人更坚韧的意志,在困难中坚持,在失望中寻找希望。不怕失败,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科研是寂寞的,但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Copyright© 2011-2015 3344体育官方入口 - 3344体育网平台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