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特色课程《特色阅读与讨论》的人文板块邀请到了著名的赵旭东教授给大家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学报告《中国家庭养育的文化心理动力》。报告由生命学院的张敬副院长主持,面向公众开放,因此报告现场可见到不少已为人父母的老师们的身影。
报告引言中,张敬老师抛砖引玉,用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瞬间激起了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兴趣。赵旭东教授首先从同学们的背景出发,在社会对独生子女心理亚健康的一片质疑声中为大家“平反”,积极正面地肯定了大多数独生子女在独立合群方面的出色表现。同时从中国“大家族”的文化背景出发,引出我国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组成的“核心家庭”在当今以美国为首的注重实现个人价值的文化浪潮中所具有的保守性与时代性。在介绍过程中,赵教授将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三层次人格划分,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阶段论等拗口术语融合于活生生的案例中,让人完全不觉乏味。赵老师重点介绍了H. Stierlin 的家庭“派遣理论” 和J. Willi的家庭“共同进化”理论,辅以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收益匪浅。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都听听同学们在听了赵老师的报告之后怎么说吧。
交互的改变
——听赵旭东教授讲座有感
陈曦蕊
听完昨晚的讲座之后,我不禁想到了最近网上探讨的很火的一个问题——“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现在很多贫穷家庭的孩子是否缺乏上进心?”。事实上,这个社会上既充斥着“穷人孩子懂事早”之类的言论,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贫穷家庭的孩子没有上进心。而事实是,这两种人都存在,就如“富二代”一样,有很多生活糜烂不堪的富家子弟,同样也有更多很会利用资源获得巨大成功的富家子弟。贫穷或富裕,其实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家庭的环境与状态才是。
而这里面非常关键的一点,也许是家庭给孩子的一种,对于未来的希望之心,对于自身的一种理解。很多人缺乏生活下去的动力,缺乏追求未来的力气,大约都是因为在多年成长过程中,自知或是不自知的受到了家庭思想的影响。绝望绝不是一瞬间来到,那是慢慢的慢慢的渗透的,到了知觉的时候,已经难以自拔了。家庭就是这样一种,慢慢的慢慢的不自知的熏陶,家庭的烙印深深刻在灵魂深处,一点点辐散出来,抑或是在某一刻被触发。
于是乎,家庭似乎是一种深刻的难以移除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就可以看到他背后的家庭。在这染缸里寖过,大概很难拔出来,其实也许并不是这本身有多难,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这种影响让你意识不到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不会想到去改变。但这种改变是无法进行的吗?恐怕不是。
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多的人去寻求解决。但也有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是不停的欺骗自己,不去承认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宁可以毁掉他人的一生为代价。或者是,明明已知道了,却把盖子死死按住,把家庭的一切藏在里头,里头的人,困苦自知,压抑也渐渐扭曲与侵蚀心灵。这样的人,大约才是最可怕的。
十多年的日子,我们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一起度过。当我们现在了解到这些时,我们已然受到了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大概是有好有坏,于是乎体现到我们的性格里面,总是有好的也会有缺陷。正在生命的过渡期,很多困惑苦恼也体现的更加明显。听过讲座之后,我们或许会明白,父母的哪些行为给了我们优秀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思考,过去生活的哪些东西,造成了我们性格上的一些缺陷。然而,这种了解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以此为借口,让这些性格的缺陷伤害自己,甚至伤害别人。我们能够做的,应该是发现与正视问题,积极去寻求解决与改变。对于家庭而言,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也应该去影响与改变这个家庭的环境。在渐渐分离的过程中,寻求到更和谐与平衡的状态。
幸福的家庭有千万种,不幸的家庭亦有千万种。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再去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种幸福。
愿每个家庭都幸福,愿每个灵魂都美好。
中国家庭养育的文化心理动力
赵安琪
我们是很特殊的一代,我们的父辈大多都有兄弟姐妹,而比我们年纪小的一代也逐渐开始脱离独生子女时代.我们这一代,大多由独生子女组成的一代,成了一个夹层,而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这个夹层正在逐渐步入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顶梁柱,众多的声音蜂拥而至.大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这一代是比较不信任人,不可靠,不敢冒险,不愿竞争的一代人.而在听了赵旭东教授的讲座后,我对于我们这一代有了新的看法.
的确,我们是单独成长的一代,我们获得了父母全部的精力与爱,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承担了父母全部的期待.我们没有兄弟姐妹,某种程度上在成长时更加孤独,更加渴望与周围人,特别是同龄人的交往.这些原因都使我们在进入大学生活时有更好地独立性,也更加的合群.我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我们也将创造一个时代,将来如何,还是留给历史去定论吧.
作为家庭心理的研究者,赵旭东教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家庭养育的心理.中国人的家庭文化源远流长,它使中国的家庭之间拥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它与美国的个人英雄式主义相对,比起个人的力量更加在乎整体的力量.这种文化在历史时期是占了优势的,因为人类的文化就是由个体走向群体的过程,群体的发展为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家庭式的文化却成为了现代化的悖论,在愈来愈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家族式的文化似乎成为了个人发展的阻碍,压抑了个人个性的发展.而且这种家族式的传统使得人们的发展方向是以家族的荣誉为导向,发展上的压力也更多的来自于家族上的荣誉.
这种压力的来源是有潜在风险的,因为如果希望这种压力能够顺利地转化成向上的动力,家族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使命感在曾经的社会是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加以维持的,但是这种维持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断层,鉴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冲击与很多大型家族的拆分,当现代家族的后辈们仍旧为家族的压力而奔走时,他们身旁的人们价值观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会有人表示不解,会有人提出异议.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会质疑这种精神压力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进一步说,在家族压力下发展的人们,往往更加担心失败,更加不敢做出有风险的选择.曾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对着这个更多机遇,更多挑战也伴随着更多风险的时代,当失去了科举登天这一直接的道路后,是不是这种家族使命感式的精神压力也在某些方面不是那么合适了呢?
抛去庞大的家族不谈,现在中国占多数的小型家庭其实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思维模式.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潜意识里形成的目标总是与满足父母未完成的任务与未实现的愿望,去补偿父母亲错失了的自我实现脱不开干系.正如赵旭东教授所言:“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是父母尚未实现的愿望.“这可不可以看做是传统家族式的精神压力的延续呢?当然这种压力相对于庞大的家族而言是很小的.但是对于后辈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我无意质疑这种影响的好坏,因为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的引导,但是赵旭东教授所提出的现象的确发人深省.
一个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教育的基本场所.而我们,将来终究会面对家庭的种种问题.或许现在更多的思考,能为将来的我们指明方向吧.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
——记我对于赵旭东老师讲座的些许感受
陈镘羽
首先,赵老师从独生子女的是与非出发,讲述了关于独生子女优势和劣势的研究结果。接着,通过分析中国人的以家庭为重的传统,引出这种传统对于子女发展方向的影响。最后,对孩子发展方向的最大影响因素归结为父母尚未实现的愿望,给家长以不能过多教育、过度关注、过度保护的启迪。
赵旭东老师在讲座上提到了很多他接触到的病例,有时那些事情让我们这些旁人觉得可笑,但当事人一定为之苦恼。听了他的讲座,我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想: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要学会包容和耐心的引导,而非觉得不可理喻甚至嘲笑。因为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从孩童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当事人也许真的无法控制。另外还有一点启示就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对未来生活,也是对未来后代极不负责任的。
幸福的家庭没有明确的标准状态,找到那个平衡点,使偶尔存在小打小闹甚至较大冲突的生活中,仍因彼此的存在而温暖。有这样一种羁绊,那生活就可以算幸福了。因为,其实爱的表现方式也并不相同呀。
听“中国家庭子女教育心理学问题”感想
耿力
昨天晚上,我听了赵旭东老师的题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心理学问题”的讲座,感悟颇多,所以写了此文。
在听赵老师讲座之前,我对这次讲座没有任何了解,在刚开始的几分钟,我觉得会是一场没有多少趣味的说教。听到赵老师的第一句话时,心情很失落,因为那声音不大,没有激昂的感情,赵老师的讲座的开始没有什么吸引力。我拿起课外书,不准备听讲座。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外在暂时的平凡并掩盖不了内在的光芒,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很欣然的听讲座了,而且越来越感兴趣。我时而听赵老师那些令人诧异的故事人物,时而思考一些由赵老师抛砖引玉带来的问题。偶尔环顾周围,绝大多数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毫无疑问,赵老师的讲座表面朴实,却有巨大的张力。
下面我要叙述的内容,也许和讲座的主题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只是赵老师无意间提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引发的感想。尽管与主题无关,但我觉得赵老师的话让我想到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其他的,那我当然就写我想到的东西。
一:自立
赵老师谈到中国学生的自立。说中国的已满18周岁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还离不开家长,他们从小受到父母过度的关怀和溺爱,成年后也缺乏独立的精神。听到大学生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就业年龄却只想着啃老,不少人会对这样的没有独立能力的青年持批判态度。(我不想去谈青年人没有独立能力的原因,因为很多专业人士探究过,也发表过言论,而我却一点都不专业。)但刚听到那些没有志气的青年的软弱时,我感到生气,我想看不起他们。对那种剥削者父母和啃老的青年,在他们眼中自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别人管不着。对这种“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丈夫,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组成的家庭,网上有言论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成年孩子的不独立进行批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对这样没有独立孩子的家庭持批判态度?
为什么会对弱者抱敌视态度?是因为对人类中有这样的不成器的人而产生的耻辱感,还是因为对这样的弱者的未来产生的忧虑感,或是因为自我的独立而产生的优越感,抑或是我们对弱小的蔑视,就像对强者的崇敬一样,是一种本能,一种为了得到更有生存能力的后代而进化出来的一种能力?
其实,不论出于崇高的为别人担忧的感情,或是普通的生物学本能,抑或是自私的优越感,对弱者持敌视态度都没有太多意义。我们要做的恐怕是给予弱者人文关怀。就像以前流行的说法: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孟子曾说,“怜悯之心,人皆有之”。由可恶的表明认识转换为可怜的内在认识,由满腔的不满转变为平和的理解,本来就是一个认知不断深入,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
说到自立这个话题,想到了秀阳的《师道》一文,此文开篇即写到:“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反观当下,父母生了孩子之后,完成了孩子的“父母所生之命”。父母不肯放手,继而为孩子选兴趣班、选课程、选老师、选钢琴,然后替孩子选高中、选大学、选专业,孩子的“师造之命”被父母支配。但父母还不满足,不肯放开孩子,不敢让孩子独立生存,用赵老师的话说,就是“太在意子女的成败,孩子不独立、无隐私”,孩子的“自立之命”也被父母残害。最终,武志红笔下的“巨婴”诞生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中国的父母总是相信自己的教育模式是最可取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也不想解答,但我想结合自己的认识说说自己关于教育的感想。
不时看到外国人惊叹为什么中国的小孩子总是学,而他们的小孩都在玩。在中国,似乎是讲求态度,不讲求效率的。只要你努力了,结果不重要。只要你还有时间成天嬉戏,你就应该把那些时间拿来学习更多东西,不管你现在表现怎样,因为完美是没有极限的。在我看来,讲求态度并没有错,态度不端正,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问题出在讲态度的错了。中国家长往往注重孩子外在的态度而忽略了内在的态度,看到孩子在教室里,在书桌前,没有在玩手机,就以为一了百了了;但孩子在认真听课吗,做作业在认真思考吗,孩子心里厌学吗,这些内在的更重要的态度却被忽略了。由此看来,有的中国家长不知怎样爱就去爱,爱得不理智。
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又层出不穷,我孤陋寡闻,最赞同的就是顺其自然。对此,我不喜欢那种混淆“顺其自然”与“任其自然”的偏激之士的反驳。我认为的顺然就是功利心不要重,可以有“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这种宽泛的念头,但不要有“让孩子成为一名科学家”这种准确的要求。同时顺其自然还要学会不争,不要老拿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一个成年人都不愿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相比,可很多家长却以为孩子不懂事、没有羞辱感,老是拿孩子短处和别人比较。我见过学习不好的小孩子在被比较时几乎要哭地说“他们厉害了嘛”。《道德经》有言:生而不养,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这句话也可以用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
二:玻璃心
赵老师在讲座上谈到了一个走向精神失常的女性的经历,不禁想到这个“玻璃心”这个话题,故想谈谈。在此声明,此段不是性别歧视。
玻璃心一般是用来说女性内心幼稚、不成熟。事实上,前几天也听见有男同胞在埋怨现在的女生都玻璃心、公主病。男同胞的话是绝对了,但不可否认,从古到今,男女关系有从封建时期的女性服从男性到当今的男性顺从女性的趋势。当然,这不一定是坏事,人类一向有英雄“助”美的传统,最明显的就是西方的绅士风度。但如今少数女性的天真程度有点超过男生的忍受能力。
自古以来,对成年女子,贤淑是最受称赞的。《诗经·桃夭》就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中表达了希望女子让家里充满幸福的愿望。可以说,人人都喜欢懂事之人,用文雅的说法就是知书达理之人。但今天,部分女生不会看有营养的书,而一昧地追求潮流与时尚。就像刘慈欣在科幻小说《思想者》里说的那样:“在山外他生活的那座大城市里,每时每刻都有上百万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在追求浮华与虚荣,像一大群做布朗运动的分子,没有给思想留出哪怕一瞬间的宁静。”就我的经历看,常看书的女生还是和一般的女同学还是有区别。认识有两个喜欢看书的女同学,有时在微信上聊天,常常聊得很舒坦。观点的独到,意识的独立,都让聊天不是一堆乏善可陈的废话。
说到最后,还是表达了希望女生不要过度浸泡在韩剧、言情小说等童稚的艺术世界的愿望。此话不针对任何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有吸引力的讲话
最后一个话题,是从赵老师的演讲的整个过程得来的。赵老师讲的内容,为什么能让我从开始的没有任何兴趣到最后非常喜欢呢?我想原因有两个。
一是赵老师的工作经验。赵老师是搞心理咨询的,讲话自然能够根据听者的心理来调整说话的方式,同时能用典型的例子来吸引听众(很重要)。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解小说时就说:“小说重要的事就是塑造典型人物”,也就是说,要塑造与众不同而又立足现实的代表性人物。赵老师的讲座中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里面的人物既在现实之中,又在精神和行为方面偏激得不同于常人,这让讲座变得很有吸引力。
当然,我觉得最让赵老师的讲座那么有吸引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赵老师内在的底蕴。除了专业知识,赵老师在叙述中不时引用各种名句,十分自然,甚至不让人注意到。总感觉赵老师叙述事情起来左右逢源,在以讲座主题的笼罩下,也随时能旁生出很多有意思的启示(这也是我今天能写这些东西的原因)。赵老师的底蕴,恐怕不仅仅来自书上,更来自阅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留下千古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千奇百怪的世事的经历,可以免除狭隘,可以获得深沉的思想,可以让生命更厚重。
底蕴与读书和阅世有关,不由联想到网上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这里读书应该是没有太多功利心地去读书,如果整天读专业相关的书籍,恐怕对完善自身益处不大。行万里路也不会是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简单,不一定说去过的地方多就会见多识广。那具体怎么行呢?我个人认为必须去看典型的东西。
Copyright© 2011-2015 3344体育官方入口 - 3344体育网平台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041 传真:65981041